2004-12-27
服務性社團的思考性質•二
這趟旅途裡可以講的東西很多,不過我最主要想講的大概不出兩點:另一個有別於漁服出隊的服務隊經驗比較,以及在非洲這次海外義診的經驗帶給我的省思。
先從大安教會短宣隊這塊他山之石開始講起,畢竟對於參加漁服的人們來說,要嘛不是畢生只出過漁服這種服務隊,要嘛就是覺得服務隊應該沒這麼困難,不知道漁服的隊幹嘛出得這麼辛苦。大多數的隊員沒機會,而大多數的幹部則是沒時間見識外頭的世界,所以閒閒的老人來說。
◇
其實這次跟著大安教會出隊,並沒有讓我看到太多對服務迥異的看法,或者是什麼與漁服觀念差太多的作法。相反的,雖然教會的短宣隊並不能算是多專門的服務隊(相比漁服只出服務隊來講我姑且稱之為不專門),但看著牧師一個重點一個重點的指導著完全沒出過隊的人們做事,一個想法一個想法的告訴他們應該抱持的心態,身為一個服務隊老骨頭的我只能不停的點頭稱是,並且大有「英雄所見略同、相見恨晚」之感。或許因為同樣都在服務這件事上累積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其實牧師的很多想法就跟當年我們在漁服裡聽到,或者是想到的並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有許多帶隊細節上的用心都如初一轍,令人佩服。
例如我們每天短宣隊的工作結束後,不管每天的工作讓我們再忙再累,明天的工作還有再多要準備,牧師都堅持我們一定要有一段時間大家坐下來開會。聽到開會兩個字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因為開會一聽起來就是很沒效率的事,而且有什麼事幹嘛需要大家聚在一起開會?
事實上牧師所說的開會就等同於我們出隊時每天晚上會有的「全隊會議」(唔,平服都出完了,大家應該能理解我在說什麼吧?),他只是認為,應該要有一個時間是能夠讓全部的人坐下來好好談談,分享一下一整天工作下來的感動與想法,並且參詳一下大家的意見,把每天作不好的地方稍微提出來檢討一下,以求明天的工作能馬上有最多的進步。
大概還是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非得佔用這些時間做這樣的分享?在這點上牧師倒是與當年的我還蠻一致的:因為能夠出隊,能夠到這裡來與當地人接觸、服務的機會是極為難得的,而且有些經驗可能對以後的你、對當地的人們都會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如果現在不給大家一些時間,讓大家好好的去思考、反芻、去好好整理自己的思緒,想想自己到底看到了什麼,獲得了什麼,而又能夠去做些什麼,等到出完隊後(或許開始出遊),工作結束的疲累與出遊的興奮一下子湧來,很容易就會讓人把這些難得的感觸全都拋到腦後了。至於以後找不找得回來呢?這就很難說了。
但不管是對社團、對當地、還是對自己而言,這些感觸都是極為珍貴的(那怕只是靈光一現而以),所以以前出隊結束時,幹部們總是死拖活拖,拼著不睡覺也希望大家能夠把自己的感想講一講,回來以後總是死催活催希望大家把感想寫出來交一交,用意便是在此。
又譬如我們營會的第二天(這是教會用語,用漁服用語翻譯的話大概就是指出隊第二天),早上的活動似乎因為我們自己沒有準備好,結果開了天窗(還是草草結束之類的我記不太清楚了,總之似乎是個鳥掉的活動),但秉持著我們隊員一貫的熱情,以及極佳的臨場反應,隊員們立刻拿出壓箱保,唱唱跳跳還是跟來參加活動的黑人小朋友們玩得十分開心,賓主盡歡,而且還變成了很好的朋友,達到了文化交流、國民外交的功能,大家都覺得很棒。
結果到了晚上開會時,我們還是被牧師狠狠訓了一頓。為什麼要被訓?我們活動最後還是很成功,大家都很開心呀?
(牧師大概講了什麼我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大意)牧師是這麼說的:「今天有堂課可能是沒有準備好還是沒有協調好,結果臨時出了錯。不過我們的伙伴們還是臨場反應很好的把這個失誤給補上了,沒有開天窗弄得很尷尬,這點很不錯,大家的反應很好,值得誇獎。不過這不是個好的示範,希望這樣的事情以後幾天的活動裡不要再發生。
明明大家都覺得很開心不錯呀,為什麼我會說不是好的示範呢?大家仔細想想看,我們一生中能有多少機會來到非洲這個地方?就算真的能來很多次,來參加我們活動的人也不見得每次都會一樣。能不能繼續聯絡這是以後的事情,這很難說,那麼對他們隨便一個人來說,也對我們來說,這次的營會可能是這輩子我們唯一一次見面的機會,唯一一次能夠帶給他們一點東西,教他們一點東西的機會了,而且這些東西可能是影響他一輩子的。不是說唱唱跳跳玩的開心不好,如果大家很生疏,導致教學困難,那唱唱跳跳活絡一下氣氛聯絡一下感情無可厚非。但要是只有唱唱跳跳大家玩得開心就把這些時間給用掉了,我會覺得十分十分的可惜。
『你一輩子如果只有這個機會能夠教他,你會想要教他一些什麼非教不可的東西』,請大家就抱持著這種心態努力去充實自己負責的每一堂課吧,如果以後還有機會再來教那當然更好,不過以後的事真的很難說,大家現在有機會好好努力就好好努力吧。」
相對於非洲的小國馬拉威而言,小金、七美甚至是我們出平服的地點,其實都容易到達的多了,一輩子去個幾十次搞不好都不是問題。但是我們一輩子能有多少次機會到當地帶營隊,有多少次機會可以跟當地的鄉親、小朋友們好好接觸呢?
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跟小朋友接觸很多次很多次,保持聯絡很久很久,但在我們每屆的隊員裡畢竟是少數。就算真的有保持聯絡,也只是那些小朋友裡的少數。出過隊的每個人都可以好好想想,相對於你現在還有聯絡的小朋友而言,這一輩子裡就只跟你在生活營裡有著短短幾天短暫邂逅的小朋友,到底有多少?
我們做教案的時候,是否又曾想過應該要以怎麼樣的心態去為他們設計這份教案呢?
好像又太長了,其他的待下回分曉吧:p
2004-12-26
服務性社團的思考性質。
唔,其實我要講的不是服務理念啦(所以行行好讀讀這篇文章吧,我可寫了很久…),因為我想講了大概也沒什麼用吧。就像很多老伯伯們回憶往事時都會講的:「這年頭,人們已經不談服務理念了…」
那麼身為服務性社團一員的我們,平常在談的又是些什麼呢?夜遊、聚餐、歡笑、還是伙伴情感?
讓我先叉開一下話題,回到一個以前我還在社團時常常被問到的問題:服務性社團跟其他社團有什麼不一樣呢?平平都是辦營隊辦活動的話,又跟康樂性社團有什麼差別?
我那時候告訴自己的答案(自然也告訴我那時帶的所有隊員)是這麼說的:我們跟別人有所區別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會對「服務」這件事情主動,並且極為認真的去加以思索。無論是服務的本質、內涵、意義、價值,亦或是服務的方式、作法、回饋與反省,關於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切,我們始終有著太多的問題,並且永遠試著去找出這些問題最好的答案。
當然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說別的社團就都沒在思考,只是我覺得身為一個服務性社團的成員,在這樣的社團裡,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努力去思索的更多。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平常最關心、最常談論的課題如果不再是那麼與服務相關了,那麼我們平常又都是在談些什麼?
不管答案是什麼,嗯,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大家自己回家當作業好好想想吧。
◇
既然都已經在社團打滾了這麼久,忝為一位與總區有點遠離的老人,來講點故事給小弟弟小妹妹們聽好了。
很久以前的漁服,其實並不是這麼浩浩大大一個社團。他的前身是魚魚社(其實那個字是三隻魚,只是我不會打..)附設的一個小小服務隊,簡單的說,就是一群愛釣魚的人某天釣著釣著,突然覺得:「咦,既然自己是個有為有手的大學生,不然釣走人家的魚之餘,也來帶帶漁村的小朋友回饋一下吧!」
這大概就是漁服之所以成為漁服服務社的由來了。只是後來事業越做越大,才從原來的社團裡分了出來。
距今幾十年前的漁服,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出生的。或許他們一開始對「服務」這件事沒有太多哲學式的思考,也沒有太多考慮和反思,但他們有的是屬於大學生的一腔熱血:反正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應該還不錯吧,那我們就衝啦!大學生就是該做點對社會有建設的事咩!
事易時移,台大的大學生什麼沒有,腦袋就是動的比較多比較快,服務隊出著出著,自然會有人開始想:「服務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做的這些事有什麼意義嗎?真的有對當地比較好,做出什麼貢獻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一旦開始問了,就是永遠也想不完的...
於是開始進入了「大漁服時代」。那是社內討論風氣最盛的一個時代,每個人對自己所認為的服務,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思考。閒著沒事,不管幹部會議還是午聚,甚至只是路上遇到停下來閒聊,大家都不停的討論、激盪著彼此的想法。當然,所有人都只有一個念頭:我們要做更好的服務,要讓漁服更好。伴隨著我們思索的越多,社團發展的腳步自然也變的越快。不知道什麼時候回過頭來,漁服的名字在台大似乎已經有著一定的份量了。
而所謂的「服務理念」一物,大概也就是這時候開始有人掛在嘴上的吧。這樣的「大漁服時代」,我似乎還勉強沾到了一點邊,不過此後的幾屆,不知道為什麼,思考這些東西似乎對自己的腦袋和體力,開始會變成極大的負擔。凡是談到「討論服務理念」,人人無不退避三舍,拔腿就跑,彷彿這樣的思考是什麼洪水猛獸一般。
於是過沒多久,當年意氣風發高談闊論的老人們大概只能這麼說:「這年頭,已經沒有人討論服務理念了…」
那麼當所謂的「服務理念」已經被洪水猛獸化,人人避之唯恐不及時,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我們進入了「後漁服時代」。
◇
又扯開話題一下,用「後」這個字不是因為什麼漁服往日的榮光不在,什麼都過去了所以用「後」。相反的,是因為漁服存在的價值及所從事的服務的內涵,正面臨一個被重新挑戰、重新解構定義的關鍵時刻,所以才用上這麼一個有後設意味的字。
那麼既然要重新懷疑漁服,重新討論這些想法,就如同我之前所提到的:既然我認為服務性社團的特別在於他的思考,那麼我們就從服務性社團的思考性質開始談起。
其實我本來是要從我卸任幹部後到處見識並且試著從事不同服務後的經驗出發,重新回來反思我在漁服獲得的一切,藉此講講服務性社團的思考性質的,沒想到扯了一堆歷史(果然已成了話多囉唆的老人呀…),為了怕大家字太多翻不完,這次就先打到這裡為止吧。
2004-12-09
關於圈圈與堅持的二三雜感。
人總是不由自主的,不免感到孤單。
而在熟悉他之前,孤單總是令人害怕。
於是人只好也不由自主的不免想要拉些人圍在自己身邊。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感覺到一點點心安。
◇
我們總是覺得必得如此必得如此才是較好,
不肯輕易放棄某種堅持,
因為我們認為唯有透過這樣的堅持,
才能確定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進而感到幸福快樂。
卻沒有發現,其實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堅持,
才讓我們變的不再幸福快樂,
我們才變的需要去追求我們想要的幸福快樂。
◇
那麼我所堅持追逐的理想又成了什麼呢?
是否只是種可笑而矛盾的堅持?
想了想,似乎又不是這樣。
讓我所嚮往的,並不是什麼能夠讓自己幸福快樂的事情,
我只是單純的想要那麼做而已。
這樣的追尋最終會功成名就順便帶來一大筆金銀珠寶嗎?
我不知道。
或許我所追尋的,不是某一種生活,
而只是某一種生活態度。
2004-04-06
北島印象之十三。
從函館移動往最後一站小樽的旅途上經過的小車站。單名一個字,叫做森。
背後看出去似乎就是海岸了,在海邊的一個小車站。不知道為什麼,一看到就覺得很有村上春樹的感覺(天曉得什麼是村上春樹的感覺?),於是拿起了相機留下這一景。
下一刻也許一輛火車風馳電掣呼嘯而過,也許一個滄桑旅人單肩背著破爛背
包從右走進畫面再從左邊走出,也許三兩隻海鳥從後面飛來停在站名牌上再翩翩振翅而去,也許一對戀人出現、擁抱、吻別後女生目送車上的男生遠去。而森小站的電線桿依舊和站名牌相伴矗立在這裡。
突然想拍下這個景的春夏秋冬晴天陰天甚至颳風下雨。
2004-03-29
北島印象之十一。
這是在火車上拍到的景色。由於這次的旅程裡火車的部分佔了極大的比重,
我們得以見識到不同的天氣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地形景觀和角度下,窗上的景象會有多大的變異性存在。
在多數的情況下,不論天氣如何,北海道的火車窗外總是一片,唔,我實在
不知該用什麼詞才能形容的景象。他是那麼的廣大而漫無邊際,視野所能窮盡的範圍實在不是在台灣能夠想像的。在台灣的火車望出去,不管多麼不受阻礙的視野,過不了多遠總是會被一堆房子給擋住。嘉南平原上或許是視野遼闊,但比起在這裡所能看到的大片雪原,似乎又略遜一籌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某一段前往不知何處的旅程中,有的時候從窗外望出去,就是只有一大片的雪原(或許單調的景象也增添了不少廣闊的幻覺),偶而可以看到從大片積雪中勉強透出頭來的幾群樹木(也許平常他們已經是大片樹林裡最高的一群了),一直到地平線附近才有幾座山。山也不是由小而大由近而遠一層層疊上去的,而是彷彿從海平面瞬間拔起地,好像玉山轟隆一聲從地上冒了出來的那樣的高山,幾座幾座地群聚一起。聽說那樣的山中有一座似乎被稱為北海道的富士山。
那樣不假修飾的廣大景象說是荒涼也不太對,雖然他的確是那樣的漫無邊際
,但高山、雪原和這些樹木的大塊景象卻沒有一點淒涼的感覺。那樣直接而震撼人心的風景我曾想稱之為粗獷,但那樣的壯闊景象配上蓋滿大地的雪,似乎反而更帶了點細膩而絲毫不覺其大剌剌的豪爽。
照片裡似乎是這次旅行中少見的晴天,或許是乾淨清爽的空氣使然,這裡的
天一旦藍起來總是藍的發亮又帶著點透明的澄澈,彷彿美麗的藍色琉璃瓦一般。台北的天空再怎麼藍也總是帶點揮不去的灰而迷濛,相較之下已經不是遜色不少可以形容的了。
仔細一看,樹林後面除了地平線之外似乎什麼都沒有了。嗯,這就是北海道。
2004-03-16
北島印象之十。
又回到北見的商店街。大雪受阻的道東成了我們此次旅行唯一無法步及之地。
難得的暖色太陽,雖然周遭的氣溫似乎一點也沒有想要回升的樣子..(聽說溶雪時反而更是寒冷?)。於是我們照慣例的在尚未開店的商店街裡四處遊走。在銀河鐵道大樓門口前的角落裡發現可愛的小雪人,雖然他長得有點奇怪,不過這倒是肯定了我們想要自己堆出一個雪人來的決心,在前幾天的旅程理我們曾經嘗試過不少次,但是都失敗了。
整條商店街有一半是埋在雪裡的,雪足足積了快有半層樓高,除了騎樓勉強清出來可供行走外,馬路上除了厚厚的雪全都看不見其他的東西。但我們依然不畏艱難的踩進雪地裡,用快凍僵的雙手以及我的圍巾、我的帽子、兩枝筆外加兩個銅板成功堆出了屬於我們旅途的第一個雪人(身上的東西全拆了下來給他,差點凍死..)。
商店街的車庫旁似乎停了一輛腳踏車,雪積成這樣,我想除了剷雪車之外的交通工具應該都寸步難行吧。難怪即使車庫的積雪都清乾淨了,被雪封住的腳踏車還是只能靜靜的躲在牆邊。
2004-03-13
北島印象之九。
這似乎是往網走的火車上?
匆匆在火車上解決了便宜又好吃的LOTTERY早餐,悠閒的坐在火車上四處張望。這是坐在我後頭的,帶著可愛小孩的年輕媽媽。
第一個要講的是這小孩真的很可愛。雖然一路上他一直鬧脾氣又哭又鬧的不安於座。於是年輕的媽媽只好不停得祭出新花招,想辦法逗任性的小子開心。為了逗小孩子,媽媽除了傳統的「恩低恩低」之外,我甚至還聽到日文版的「真善美」耶,讓我大開耳界。白白胖胖的小孩子躺在母親懷裡聽媽媽哼著小曲的畫面不管什麼時候都能讓人感到充滿了母性的光輝。
不過即使這麼充滿母愛的招數,對任性的小鬼來說似乎還是沒用,於是媽媽只好祭出最後一招—召喚巨大熊貓怪物。這隻一出現實在讓我驚為天人,小孩子似乎也停止哭鬧了,只顧著好奇得看著他。趁著還沒到下一站,我用破爛的日語幫這對可愛的母子照下這難得的有趣畫面。
附帶一提,隔壁的似乎是小孩子的爸爸,感覺也蠻帥的,哇哈。
2004-02-29
北島印象之七。
一大早草草收拾行李走出旅館,
再度接上緊湊的行程。
習慣晚起的街道依然沒有什麼人影,
雖然陽光已充滿活力的灑在乾淨的都市上。
於是即使在白天,我們認識的依然是人不多、靜靜躺在雪中的北島風情。
如果有人能夠把這次旅行的故事從頭完整聽到尾,
我想他應該會發現這實在是個沒什麼人煙的旅行。
即使北海道的人實在沒少到哪裡去。
直到旅程結束我一直沒能弄懂的是,
為什麼早晨的街道旁總是立著兩大塊冒著蒸汽的鐵箱?
是為了排放地下鐵裡積蓄一夜的廢氣?
抑或是其實底下正煮著咕嚕嚕的熱水試著溫暖柏油鋪面煮開一夜的積雪?
無論如何,
這些冒著蒸汽的鐵怪總是讓我聯想起某種過度工業化的鋼鐵都市,
(尤其是從鏡頭中望去時)
漫天的蒸汽遮蔽了日光,而金屬支架的剪影彷若某種後現代荒廢意象的剪影。
2004-02-28
北島印象之六。
第二天的晚上,我們來到冰點的北國都市—旭川。
雖然沒能好好體會作家筆下旭川的美,
我們在熱鬧的大街中左穿右梭最後進了拉麵老店享受最有名的醬油拉麵。
最後再次奔波來回於大街小巷尋找今晚落腳的地方。
偌大的都市反而難以找出一家破舊便宜的小旅社,
於是我們只好將就於平價的商務旅館。
這可能是我們住的最具有商業都市氣息的一晚。
其他的時候我們更像個漂泊的旅人。
從旅館的窗外望去,
陽台上的厚厚積雪、夜空中閃亮的星以及屋頂上冒出的筆直天線令我突然有種錯覺,
彷彿曾經在那個日本動畫或電影裡看過這樣的夜晚。
至於同樣充滿日本風情的投幣電視則又是另一樁故事了。
2004-02-26
北島印象之八。
七天下來,接觸最多的除了雪之外,我想就是各地大大小小或新或舊的火車站了。
既然到了北海道,我想總是得拍點不一樣的東西回來向朋友們炫耀炫耀吧?但就火車站而言,左看又看了七天,其實我實在不太能分辨得出來到底北海道的火車站和台灣的火車站有些什麼樣重大的差別。
或許最大的差異在於幾乎每個火車站都有的遼闊視野吧。望著從遠方的白色大地中緩緩奔馳而來的火車駛入月台,電影一般的景象總是讓人不禁在心裡偷偷感嘆:「啊,果然是雪國的火車呀。」即使嘉南平原上的某些站可能有著一樣遼闊的景致,但那大片大片的雪我想無論如何是怎麼都模仿不來的了。
旭川車站,第二個能夠在光天化日下好好欣賞欣賞的車站。除了我們一行三人,和我們一同帶車的旅客似乎就只剩下一位看起來一樣滄桑的老伯了(日本人的火車利用率比起台灣來似乎少了不少)。清晨斜斜的日光在月台上拉出每個人長長的身影,似乎在悄悄述說著等待的漫長。
於是搭上一樣從白色大地中緩緩出現的獨行列車,離開有著美味拉麵的城市,我們迎向下一個未知的未來。